2022年3月22日 星期二

愛的不安全感

 


今天早上吃早餐,隔壁桌坐了一對媽媽跟小男孩,桌上放滿了玩具小車車。他們要離開時,媽媽要小孩把車車收到小包包裡。


小男孩小聲的說:「媽媽收。」

媽媽試著跟男孩講理:「自己的玩具自己收喔!」


小男孩依然說:「媽媽收。」

媽媽語氣變得有點嚴厲:「這些玩具是你的不是我的喔!」


小男孩眼眶濕潤:「媽媽收...」

媽媽語帶威脅:「不收沒關係,就把玩具留在這裡,送給其他小朋友!」


小男孩哭著說:「不要...媽媽收...」

媽媽生氣的說:「不要哭,你吵到旁邊的人了!」


小男孩越哭越大聲。媽媽見狀況控制不住而發怒:「你還哭!」然後把小孩拉到外面,接下來就是一陣小孩的鬼哭神號。


我一面喝咖啡,一面流淚。好像感受到了小男孩的內心,但很可能只是我自心的投射。小男孩可能對愛有不安全感,想要藉由媽媽幫他收玩具,感受到他是被愛的。於是像是乞求般地說:「媽媽收...」


我本來想跟媽媽說:「先抱抱孩子,讓孩子感受到愛,再跟孩子講理。先創造愛的空間,不然講理會成為一種暴力。」但我沒說,我的眼淚告訴我,我要做的是好好抱抱自己的內在小孩。(我會有這些內在的情緒與想法,是我自己潛意識的浮現。這位媽媽也辛苦了,如果是我認識的親友,我可能會先給她一個擁抱。)


我聽到外面延續好一陣子的哭嚎聲漸漸消弱,然後小男孩被媽媽帶回來,默默地收好玩具離開。媽媽說:「這樣才乖!」小男孩抱著裝玩具的小包包離開時,與我四目交接。看著他帶著淚痕的眼睛,我祝福他(也是祝福我自己)繼續這個人生的解謎遊戲。


在激烈的情緒翻滾中,小孩的心靈可能種下了兩個信念:1. 愛是有條件的,只有表現得好才會被愛。2. 理性凌駕於感覺之上。(這其實就是我的隱藏信念)


如果他長大後一直沒有解開這個信念的咒語,我可以預見,他也有了一個小孩,而在某個公眾場所,他與他的小孩會重演剛剛那一幕。而這一幕已經不知道重複上演幾代了。


直到有一天,在某一位後代子孫的心中,了解到他是被宇宙無條件地愛著,這種在潛意識中的咒語,便轉化為智慧的花朵。而那一代傳一代的解謎遊戲就被破關了。


我們來到這個相對世界中,為的就是體驗無條件的愛。然而沒感受過有條件,怎麼體驗無條件?愛無需向外證明,只需向內感受,因為我們本是愛。


我流著感動的淚水,然後喝完了最後一口咖啡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以上是四年前我在個人臉書上的貼文,在這四年間我自己也經歷了很多。


在某次的薩滿旅程中,我回到了出生之時,然後感覺到當時爸爸、媽媽、爺爺、奶奶、外公、外婆所有人的喜悅與愛,他們是如此無條件地愛小阿龍,這讓我熱淚盈眶。


而在小阿龍成長的過程中,他們又那麼剛好地讓小阿龍覺得自己不被愛,這是來自生命更深的愛,為了讓我有機會可以學會自己愛自己。我在這樣的愛之下,更是嚎啕大哭。


神(姑且稱為神)讓我知道,我是神獨一無二的創造,沒有任何一個人像我,所以神愛著我的所有,甚至包含我的尷尬、焦慮、恐懼、傷心,因為這都是神精心設計的。我感受到了來自神無條件的愛,再次笑著痛哭。


當我開始從神的視角來看自己,似乎可以把自己的角色看得更清楚,並且欣賞內在發生的一切。另外也知道這世界所有的場景、事件、人物,也都是神創造的,而神也同時在這一切人事物的裡面。


這場人生大戲,真的是讓人愛到悲欣交集啊😂


(謝謝那對母子在我眼前的演出,而我看見的是我自己。)


潛意識探索活動請按我

2022年3月4日 星期五

人格的底層:恐怖感



前一陣子大概一週的時間,我每天凌晨兩三點就會驚醒,腦中有各種暗黑的想法,像是活著好累、我好失敗,有一種恐怖感,伴隨著身體電流亂竄。


可能是因為平常有做葛吉夫律動等靜心,我只是繼續躺著,保持一段距離觀照內在所有生滅的想法,同時感覺身體裡奔流的情緒與能量。維持著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,一直到天亮。


雖然看似淺眠,但隔天早上五六點起床,精神很不錯,一樣做瑜伽然後帶領每日線上靜心,接著進行一天的行程。


一天跟兩位朋友一起去陽明山花藝村泡湯,那裡的電療池很厲害。我剛下去時心裡蠻恐懼被電的,但坐定後,身體感受強烈,卻不再感覺那麼可怕。


旁邊七十歲的老伯跟我說這個可以治療很多慢性病,對身體很好。這讓我聯想到早上的恐懼情緒與身體的能量波動,會不會也是一樣的原理?如果可以保持放鬆的讓電流通過,是可以療癒的。


我的鑽石途徑老師說,人格最底層就是恐怖,因為不想經驗那個黑洞,所以就往上面發展防衛模式。人格怎麼努力都不會成為真我,就像機器人無法成為真人。人格要成為真我的僕人,就會很開心。


她跟我說我可以選擇兩個方向,一個就是「變好」,但另一個是能夠容納/經驗恐怖,這就是「回頭是岸」。


最近讀六祖壇經,他的名言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所指的就是那本自俱足、不生不滅的真實自性。相對於神秀所說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臺,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。」就是人格造作,一直想要變好的辛苦與枉然。


心經說「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。」有恐怖感,就是因為有所罣礙,想要變好。我們都搞反了,其實無需變得更好,那是「假好」,練習還原自性為真,反而「真好」。所以心經繼續說: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


宇宙安排總是巧妙,就在我渡過那段觀照恐怖的日子後,一次在帶領葛吉夫律動(神聖舞蹈)時,有一位同學進入了恐怖感,我引導她觀照自身。


她說有一個能量想要逃,這讓她頭很暈,伴隨著胸口緊繃。我持續引導她觀照,身旁的同學們也一同回到自身。看著想逃的能量,她說她決定要留下來,然後意識越來越回到當下。


在後來的討論,她跟其他同學都說浮現了小時候自己被處罰,或者目睹他人被打的恐怖經驗。而在觀照的過程中,沒有進入到逃跑或抵抗的人格反應模式,因此穿越了恐怖。


在這個容納恐怖感受的過程中,我的內在產生了深層的質變。我發現自己平常不再無意識地滑手機,運動與飲食也更規律,與人的交流變得更為流動,帶領課程的方式也不大一樣了。


看似恐怖的電療,如果靜心接納,真的對身心有益喔!

.

.

恐慌症的實際案例

.

探索潛意識的電療,請按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