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

保持理性=壓抑感性?



我們常說面對問題要保持「理性」,這只對了一部分。雖然在「情緒」中,最好不要處理問題,但這不意謂著你要關閉「情感」。

有一位小學老師跟我說她快被學生搞瘋了,本來都想要用很理智的方式來說服學生,所以即使內心有情緒也是先壓著。但一再告誡學生,學生都不聽,然後她不爽的情緒就會爆發,用吼的方式命令學生就範。吼完之後又覺得自己太情緒化而自責。(這問題也常發生在家長教育小孩的情況)


我請她給我一個實際的例子。她說:某次她要學生去打掃,學生問:「為什麼?」她聽了有點不爽,想說問那麼多幹嘛,但同時有個理智的聲音提醒她說「要有耐心」,所以壓著不爽的情緒跟學生解釋,想要用講理的方式來說服學生。但解釋後,學生繼續提出更多的問題。就這樣你問我答、一來一往到她終於受不了大吼:「叫你們掃就掃!廢話那麼多!!!」學生就默默去掃地,留下她站在原地,再次後悔過度情緒化,並且提醒自己下次一定「要有耐心」。

我大笑的說:「我可以預言妳下次一樣會失控。妳知道什麼叫做瘋狂嗎?愛因斯坦說瘋狂就是重複一樣的方法,卻希望獲得不同的結果。」

她聽了也笑著同意,問說:「那該怎麼辦呢?」

「情感」跟「情緒」有所不同,情緒就是某種頻率的能量,而情感(感性)則是感知不同情緒的能力。而這個能力不但能感知自己的,也能感知他人的情緒。
妳所認為的保持理性或壓抑情緒,其實是「瘋狂」的關閉情感。所以你只聽到學生問的問題,而沒有感受到這問題背後的情緒,這情緒就是不願意打掃。所以光是從理智面回答,並沒有完全照顧到學生的需求。理智是用來分辨對錯的,但是情緒本身沒有對錯。而針對情緒,我們無需評判,而只需單純看見。

保持理性並沒有錯,但這不代表要關閉感性。我們反而要讓感性運作,並且與理性合作。

當學生問為什麼時,我們並不用直接回答,而是要感受到學生說「為什麼」背後的不情願(如果你跟小孩說:來吃冰淇淋。他們應該不太可能問為什麼XD),然後你可以先表達你所感受到的,然後再講理。比如說:「我知道打掃不是什麼讓人興奮的事,所以不想打掃是很自然的。」先看見他們的情緒,然後再加上講理「但這樣才能有舒服的環境啊!」
老師恍然大悟地說:「對!有一次我跟學生說不要打掃也可以啊!」他們反而就去打掃了,什麼理由都不用說。

「對啊!讓對方知道你感受到他了,有時候根本也不需要說理去說服了。」

「那在上課的時候學生很吵,我跟他們說不要講話都沒用,然後我要生氣大吼他們才會安靜下來。看到學生驚嚇的表情,我又後悔自己失控。」

「妳一直無意識地習性反應,所以就陷入輪迴之中。妳可以有意識的選擇用不同的方式來回應,與其大吼希望學生不要吵,妳可以讓學生直接知道妳的感受。比如說妳單純的感受與陪伴此刻的挫折,同時默默的看著學生,這能量就可能讓學生安靜下來。然後跟學生說:大家本來講話太吵沒法上課,讓老師感到挫折。謝謝大家安靜下來,現在我講話大家就聽得到了。我們來約定一個手勢,以後我做這個手勢時,就代表老師想要跟大家說話了。(這是催眠的心錨技巧)」

「這真的會有效嗎?」

「哈哈!人生就是一場實驗,做越多實驗越好。先不用預設到底有沒有用,做了然後觀察結果,再獲得自己的結論。而且不論是什麼樣的方法,不一定就按照我說的,只要跟妳習慣的不一樣就好。不然妳一直重複一樣的方法,卻希望獲得不同的結果,這叫做什麼啊?」


這位老師大笑:「瘋狂XD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個案諮詢與團體課程請按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