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

有關上癮:批判不是覺察


「我有一個小小疑慮,就是上癮這件事。我覺得這兩次的催眠經驗都非常好,催眠會不會上癮呢?」

「簡單的說:上癮是當下很好,但是會有後遺症。如果當下很好,後來繼續好,那就不是上癮啦!進一步說:上癮是一種依賴與逃避,像是喝酒把自己灌醉,現實的問題就好像消失不見了。但是問題其實還在,而且因為你的逃避而越滾越大,然後你又想要喝酒來逃避了。」

「恩恩...我明白你的意思了!確實是依賴才是上癮。」

「對啊!你要注意一下自己的批判傾向,你會設定某個標準,然後認為怎樣是好怎樣是壞。」

「我之前有參加過一個修行團體,師父很怕我們上癮,所以我也被教導成對於修行的方法很緊張。這樣子說好了,我是屬於完全不想限制自己的人,我很放縱的。可是另一方面因為知道自己的狀況,所以只好製定標準來限制自己。」

這就是一種分裂,你要跟自己和解。覺察自己並且寬恕自己。要注意:批判與放縱,都不是真正的覺察。」

「恩就是當我發現這個分裂時,要學著寛恕自己,你講的真好。但是批判自己與放縱自己,都不是真正的覺察,這要怎麼說呢?」

「批判就是用頭腦設定的一個標準來限制自己,而這個標準是從外部的某個權威得來的,有可能是從小父母的教育、還有學校、教會、媒體等等。那都不是來自於你自己,所以沒有覺察。」

「那放縱呢?」

「放縱其實跟批判是同一個層次,就是無意識任憑情緒翻滾流動,而沒有去用心覺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。我的部落格那篇看A片成癮的案例(註一),就是一個好例子,不需要看了就在批判自己,也不能放縱自己想看就看。要去覺察自己的狀態,看到自己是因為某種壓力造成想要逃避,再進而看到最深層是因為想要考醫科服務大眾,所以自然就克服了這種壓力。放縱與批判都是來自於恐懼的陰影,而最深層的愛就是光。」

「我有點明瞭,我會在兩個極端跑,是因為一開始沒有覺察到分裂的那個點的起因,不應該只是用放縱或標準來對待。」

「對對對!那都是一個表層的狀態,沒有進入核心。」

「恩。我要看一下我對修行方法會上癮底下的恐懼是什麼?」

「跟自己的內在核心連結,你這些都是頭腦的問題。」

「什麼意思呢?」

「頭腦是一種記憶與邏輯的工具,是你靈魂的一個配備。但是當我們跟靈魂的連結不夠的時候,就會懷疑。與內在核心連結時會有一種「確認感」,那是一種Knowing,而不是頭腦的Knowledge。修行不能停留在頭腦,要實修。神聖舞蹈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實修法(註二)。」

「不好意思中~~~我這二年確實很少靜心了,都用工作當藉口。」

「看見了,就要下決心。」

「恩恩...讓我好好靜靜沈澱沈澱...你的回答,很自然地流入我的心輪,流淚中。」


自我批判看起來像是一種覺察,但其實不是。如果給自己很多的標準限制,會在「放縱」與「批判」兩者之間擺盪。真正的覺察是要有「覺」有「察」。有覺:要感覺自己,與內在核心連結。有察:要客觀觀察,以平等心對待任何感覺,沒有批判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註一,請參考:「A片成癮?
註二,請參考:「神聖舞蹈初體驗

預約催眠請按我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