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看片打手槍沒問題,早上起床也有勃起,但是到了真槍實彈的作戰時刻,不是硬不起來,就是先硬後軟,無法衝鋒陷陣。他認為這是心理的問題,而非生理(的確,這樣的勃起障礙是屬於心因性),所以想趁著來台北的機會,用催眠來尋求解答。
這位個案所描述的勃起障礙問題,在榮格的心理學觀點下,可能是身心靈層面的複雜互動所致。他的狀況顯示了一個在外在生理功能表現上的困境,但其根源卻深植於他的心理與情感經驗中。
首先,個案指出了自己與前男友的關係,以及與父親之間的關係,呈現出一種內在模式的反映。他在兩段關係中都顯示出過度的付出,但卻未能獲得相應的回應或滿足。這可能導致了他的自我價值感受到威脅,以及對於給予與接受之間的不平衡感。
其次,個案透露了與前男友的關係中存在的權力動態。他對前男友的付出過度,使得前男友對自己的依賴程度增加,進而壓制了個案的自主性與獨立性。這種依賴關係可能讓個案感到被束縛與壓抑,進而影響了他與前男友的性關係。
最後,個案的情感經驗可能在潛意識層面引發了勃起障礙的表現。他對前男友的情感受到拒絕和忽略,這可能觸發了他內在的恐懼、不安和無助感,進而在性交時出現了心理上的障礙。
透過催眠,個案得以深入探索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經驗,從中尋找解答和自我療癒的途徑。這種探索不僅有助於他理解勃起障礙背後的深層原因,更能啟發他對自我價值、情感需求和人際關係的更深層理解。
(催眠非治療,而是去探索病症背後的訊息,然後有可能由個案本身啟動自癒功能。任何身心疾病的治療請尋求正式醫療體系。)
個案說這個狀態是跟前男友分手後發生的。在交往時,他對前男友非常好。因為前男友沒有工作,所以他幫忙付房租,給他生活費,甚至還怕他平常無聊,買了隻可愛的狗陪他。雖然他對前男友是這麼全心全意的付出,前男友卻越來越不對勁,甚至後來不想讓個案碰他的身體。個案依然包容他、順著他。只敢在晚上趁前男友睡著時,偷偷摸他的身體。如果前男友身體動了一下,個案還會嚇到趕快收回手,怕被發現。然而不管個案是這麼全心全意的為前男友付出,最後他們還是分手了。個案認為,應該是這段情傷讓他開始有了障礙。
在催眠中,個案回到了他跟前男友在睡前的影像。在床上,前男友像是交差了事的快速親了他一下,然後就轉身背對著他,蜷曲著身子雙手抱胸,不准個案碰他。我請個案去感受前男友的心,他讀到:「這個人對我太好了,房租是他付的、傢俱是他買的、一起出去聚會的是他的朋友,甚至連家中的狗狗都是他送給我的。但是這些都不是我的,都是他的,我什麼都沒有。」個案的前男友的存在價值感很低,能夠真正擁有的就是他的身體。所以他不讓個案碰他,他要保有他最後僅有的那個存在感。
在抽絲剝繭之下,個案的親密關係竟又連結到了父子關係。個案的父親也是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致,所有的事情都幫他想好了。但是他卻覺得他所擁有的其實都是父親的,自己什麼都沒有。這造成了一種窒息感,因此離開了故鄉,想要找尋自己的天空。離家之後,他在另一個城市建立了自己的生活。就在他來催眠之前,父親有去拜訪他。他帶著父親在這個城市觀光旅遊吃喝玩樂。他覺得他跟父親的關係變好了,他終於可以跟父親站在比較平等的地位。以前他活在父親的地盤,終於這次父親來到他的地盤。以前他在父親面前就是個小孩,他愛他的父親,但是就是一個小孩的愛。現在,他終於可以用一種成人對成人的方式來愛他的父親,這也意謂著:他真的長大了。
個案在無意識的狀況之下,將父親對他的無微不致、處處設想,複製到他的親密關係中。在父子關係中他在接受的一方,而在親密關係中在給予的一方。他體驗到不論在任何極端的一方,都不好受。因此了解到不論在任何的關係中,不是用自己的想法為對方好就是好,而是要站在對方的立場給予他存在的價值。
我曾經看過一則網路的故事:愉快的晚餐結束後,桌上杯盤狼籍。幾個同學搶著要洗碗,教授卻滿面笑容地阻止道:「不急,有人洗呢。」教授將碗筷放進水池,先沖去油污,然後,輕輕地走到他八十高齡的老母親身邊:「媽,洗碗嘍……」同學們一下子都楞住了...平時溫文儒雅的教授,怎麼會這樣對待高齡的母親?
只見老太太一改餐桌上的委靡,精神煥發地走到水池邊,慢騰騰地洗起碗來,花了半個小時才把碗洗完。教授高興地對老太太說:「您辛苦了,歇歇吧。」他拿了塊毛巾,給母親擦手。教授攙母親回房後,又返回廚房,把碗重新洗了一遍。
教授對著詫異的我們說:「做母親的沒有不想為孩子做點什麼的,即使她老了,但在她眼裡,兒子永遠需要她的幫忙。讓她洗碗,她就會感到兒子需要她,一整天就會過得充實。孝敬父母,除了幫助父母外,還要給他們一個機會,讓他們愛你。」
回到這個案例,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發生一些問題,而我們傾向將這些問題歸因於外在的人事物。但是所有的問題背後不只有外在的「原因」,在更裡面還有內在的「智慧」等著你去發掘。
原因存在於外,智慧存在於內。所有看似外在的事件,可能是你內在的靈魂自己創造出來的,為的就是去體驗並且學習。如果只是找到外在的「原因/元兇」後就結案,很可能同樣的問題會以不同的型態重複發生。因為頭腦只想找原因,而靈魂希望獲得的是智慧。只有在靈魂得到智慧之後,類似的問題才不會重複發生。
個案在一開始就已經知道這個勃起障礙的問題是來自於情傷,他本來可能就是自己默默療傷,或著吃威而鋼來解決問題,但是這樣就有些可惜了。可喜的是他進一步用催眠的方式來做更深層的探索,發現了這個問題居然源自於自己與父親的關係(誰的頭腦會想得到勃起障礙跟父子關係有關),並且因此學到了關於愛的智慧。
愛並不是一股腦地用關懷來淹沒對方,而是要讓對方也有機會來愛你,有時甚至要狠下心來放下他。當我們以為是為了對方好,很可能其實是剝奪了對方成長的空間與展現價值的機會。相對的,如果你是比較弱勢或沒有資源的一方,你要能夠「捨離」那些送上門來的「好康」,去找尋自己的天空。
離開其實是為了回歸,不離開就只會停滯在依賴(dependent)的狀態,離開才能成為獨立(independent)的個體,當你是獨立的個體時,你才可能回歸而達到各自獨立又互相依賴(interdependent)的圓滿。要先從 dependent 成為 independent,最後才能interdependent。從完全被愛,到自己能給自己愛,最後才能真正的分享愛、互相愛。
大丈夫能屈能伸(這是個雙關語無誤);既是獨立也是依賴;能夠給予也能夠接受。當我們以為我們只要給,或著另一個極端只能收的時候,那都不是真的大丈夫。真正的愉悅是對方與自己同時愉悅。再進一步看,自己的愉悅來自於對方的愉悅,而對方的愉悅也來自於自己的愉悅,這就是一種 interdependent 的狀態。如果愉悅是來自於對方的痛苦,那就成了「變態」或「病態」了(格雷的五十道陰影?)。
個案的勃起問題,來自於情傷,而這情傷來自於:他將他從父子關係中學到的模式,複製到親密關係中。他一心為對方好,要讓對方開心愉悅,但是卻適得其反,對方似乎痛苦的不得了。於是他上面的頭腦困惑了,連下面都當機了。
個案一心照顧對方,結果造成對方的價值感低落。然而這一心照顧的背後,可能也是個案自己價值感低落在運作著。只有能夠愛自己、成為獨立的個體,才能夠真正建立穩定而不會崩壞的價值感,然後才能真正懂得如何愛人。
個案一心照顧對方,結果造成對方的價值感低落。然而這一心照顧的背後,可能也是個案自己價值感低落在運作著。只有能夠愛自己、成為獨立的個體,才能夠真正建立穩定而不會崩壞的價值感,然後才能真正懂得如何愛人。
光是一味地給愛或是拿愛,都不是真的愛。真正的愛是自愛、分享愛。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啊!
後記:
在後來的追蹤與交流中,最開心的莫過於當個案從本來只是在乎自己的症狀好了沒,到後來開始懂得往內在探索,並抱著感謝的心面對身邊發生的一切。
在後來的追蹤與交流中,最開心的莫過於當個案從本來只是在乎自己的症狀好了沒,到後來開始懂得往內在探索,並抱著感謝的心面對身邊發生的一切。
當然,我們並不知道這症狀背後到底有多少成因,但如果能夠了解這是個學習與成長的契機,這才是最重要與可貴的。
再次強調,催眠非治療,而是去探索人生中問題、情緒、病痛背後的訊息。在獲得訊息,並且有覺知的實踐後,就可能啟動自癒的功能。所有身心疾病的治療,請尋求正式醫療體系的幫助。
再次強調,催眠非治療,而是去探索人生中問題、情緒、病痛背後的訊息。在獲得訊息,並且有覺知的實踐後,就可能啟動自癒的功能。所有身心疾病的治療,請尋求正式醫療體系的幫助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